匹克-东海中央商务区总部大厦实景图
一、公司基本情况
匹克是一家以“创国际品牌,做百年企业”为宗旨的集团式企业,创办于1989年,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制造、分销及推广“匹克”牌运动装备,品类覆盖篮球、跑步、综训、运动生活、儿童等多个领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先后在北京、美国、厦门、泉州、西安等地建立5个全球设计研发中心,在泉州东海、泉州惠安、江西宜春、浙江温岭、河南信阳、河南睢县等地建立6个先进制造及物流仓储基地。产品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布欧、美、亚、非、澳等五大洲,率先同行建立全球发展战略布局。近年来,公司聚焦高技能人才,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态极科技产品为重大突破,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成功助推匹克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公司2023年纳税12089万元,公司先后获得福建首届品牌价值百强称号(自主创新品牌)、二0二三年度重点企业、2023年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第79位)、2023泉州民营企业100强(第17名)、2023福建制造业企业100强(第81名)、2023年度民营经济纳税百强超1亿元企业等荣誉。
匹克-惠安城南厂区实景图
二、主要做法
(一)对外坚持“柔性引才”,既求所用又求所有
2018年底,匹克与西安理工大学李峰教授团队合作,成功研发鞋中底“态极”科技,因其鞋底瞬间软弹的特性,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引爆市场。依托于“态极”科技,公司还先后开发出跑步鞋、休闲鞋、拖鞋、篮球鞋等系列产品,多品类销售跻身行业前五,成为新国潮代表。根据美云智数开普勒观星台数据,2021年,洞洞鞋(E12005L)线上销售排名第一;拖鞋(E92038L)线上销售排名第一、拖鞋(E11937L)线上销售排名第二;态极3.0pro(E11727H)排名第四。2022年第一季度,态极大三角篮球鞋线上销售排名第五。截止目前,匹克态极系列产品累计销售超过2500万双,实现市场零售超过60亿元,毛利超20亿元。其中,匹克态极拖鞋累计销售超过720万双,受到高校等学生群体喜爱,成为中国鞋服界现象级产品。
因对行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匹克态极科技荣获中国发明创业奖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截止目前,公司拥有核心专利440多个,还在3D打印科技、超氢科技等前沿科技创新引领。公司也进一步实现从制造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变,助推匹克创新崛起。
通过2018年的“柔性引才”李峰博士到全职加入匹克获评2022年8月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第四层次),到2023年8月成功第六批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入选,成功实现了对外“柔性引才”,既求所用又求所有。
匹克-江西宜春厂区实景图
(二)对内科研顶层设计,蓄好“高技能人才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结构性就业矛盾是指人力资源供给与人力资源岗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导致了现实中一线员工的“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如何构建匹克完备的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更加匹配鞋服产业转型和升级智能制造需要的高质量的劳动队伍,让结构性就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成为了摆在匹克HR团队面前的难题。
以态极科技为突破,公司对研发系统进行了重构,分别在厦门、北京两地成立125创新工场和运动科技创新部,致力于公司0到1的研发。此外,公司还通过收购重组方式,就地吸收西安理工大学李峰教授团队原有科研团队,在西安设立匹克全球新材料研发中心。至此,匹克建设了一个拥有产品设计研发、运动科学试验、未来趋势分析、新材料研发、3D打印智能制造、产品检测等综合型、跨区域的研发体系。研发队伍也得到不断壮大,目前拥有专职设计研发人员超过300人,年研发鞋服产品超过2500款,拥有设计研发设备190多台套,设备价值1200万元。2021年11月,匹克在厦门研发中心新建的1000平方建设运动科学实验室已投入使用。 2022年,匹克新增原型鞋设计工作室,配备了整套原型鞋制作的设备,同一空间集合了运动科学,材料科学,设计师,开发人员等,由设计师和开发人员负责原型鞋的设计制作,实现快速打样。全新的设计研发模式,将极大地激发创新灵感,降低沟通成本试错成本,提升创新设计能力。
匹克3D【普罗米修斯】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研发能力跨越升级,2022年9月起,公司启动泉州研发综合楼改造,升格检测实验室以及新增规划匹克3D打印智造中心、个性化定制中心项目。其中,匹克3D打印智造中心将联合四川大学国家高分子重点实验室共同组建3D打印实验室,在巩固技术领先地位的同时,持续探索3D打印鞋面、鞋底、整鞋的生产制造工艺,也将在实验室的基础上,牵头或参与制定3D打印鞋服相关多项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同时为3D打印鞋量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匹克粉丝节-匹克国潮
(三)以高技能人才为基石,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
体育用品行业涵盖基础材料、专业体育、运动科学、人体工学、工业设计、互联网科技、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企业仅凭自身资源和能力越来越难以取得突破。从2018年起,匹克在科技部门高技能人才的资源支持下,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并形成支撑匹克全业务发展的3条主线。其中,以西安理工大学李峰教授为首席科学家,聚焦高分子材料、新型弹性体、超临界技术等科技,分别与西安理工大学、泉州师院化工学院、中国皮革和制鞋晋江研究院、赢创中国、宁波长鸿高科等机构,建设先进鞋材创新联合体;以东华大学邱夷平教授为首席科学家,聚焦纳米功能面料研发,通过对纳米颗粒表面改性工艺、高聚物共混工艺等技术,分别与东华大学、泉州师院纺织服装学院、百宏、海天材料、清源创新实验室、杜邦等机构,建设先进功能面料创新联合体;以四川大学夏和生为首席科学家,聚焦SLS鞋中底和FDM鞋面技术为主导的技术,分别与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烟台万华等机构,构建3D打印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通过联合建立创新联合体,共建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为匹克进行跨界合作、创新生产模式提供新知识,提升匹克的技术创新能力。截止目前,公司参与32件国标行标地标制修订;拥有有效专利443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211件,外观设计216件;承担7件省市区科技项目;科技高新产品销售占比高达80%。
(四)支持技能人才三线发展,打通人才晋升通道
匹克已为技能人才设计好了三线发展路线图,分别是攀登者计划(TCP发展全景图)、星海计划(PFS发展全景图)、专业直通车(TTS发展全景图),具体如下图所示:
匹克为在绩效管理中实现绩效多劳多得分配原则,匹克根据相关业务流程,制定了清晰的组织绩效和岗位绩效,具体如下图:
匹克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设置“岗位模块(7个)+序列(51个)+职级范围(6等23级)”形成标准岗位库,根据所在组织规模及类型匹配职级区间标准(晋升通道)具体如下图所示:
匹克自创办以来,便以家族企业传承为纽带,坚守匹克品牌初心,心无旁骛坚持实业发展,并长期通过与NBA、FIBA等国际体育组织、球星、奥组委的机构合作赞助,成就了民族品牌发展的根基,形成了品牌的护城河。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消费升级背景下,品牌的核心价值还在于消费者的体验及口碑。为此,公司加大DTC数字化转型,加强对C端用户的直接链接和影响,通过天猫、京东、唯品会、抖音等平台,与消费者直接触达,并加强在B站、微博、快手、小红书等垂直社群领域与消费者互动。公司还制定了“赛高计划”,未来将通过“三个一百”行动来持续创造超出用户预期的产品:将扶持100个设计想法与创造力,让好的想法通过匹克就有条件实现;合作100位全球顶级的艺术家,让匹克逐步升级为运动科技时尚公司;深耕100万人+品质生活KOC社群,让用户参与到每一个环节,改变当下产品单向输出的产业现状。匹克坚信,“赛高计划”将成为一个极具前瞻性、探索性、针对性且开放性的产品设计研发生态体系。
实力向上耀巴黎匹克×11国运动代表团装备发布会实景图
在高技能人才+科技创新驱动下,匹克从2018年起,销售每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成为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2021年9月,匹克得到华润国调、建信信托、阿里投资等机构近15亿元投资,正快速推进国内上市步伐,迈入高质量发展态势。
匹克粉丝节-全球代言人吴磊在泉州东海玩聚场与粉丝合影